混凝土水泥管的成型方法
混凝土水泥管的成型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主流工艺,具体技术要点及适用场景如下:
一、振动成型法
工艺原理:将混凝土混合物灌入模具后,通过高频振动设备(振幅0.5~3mm)使混凝土密实化,排出气泡并填充模具缝隙。
技术要点:
分层浇筑,每层厚度≤30cm,减少内部空洞;
振动时间需控制(一般3~5分钟),避免骨料离析。
适用管型:异形管、大口径管(如方涵、检查井)。
二、离心成型法
工艺原理:模具水平旋转(转速200~1000r/min),利用离心力使混凝土均匀贴合模具内壁,同时排出多余水分。
技术要点:
分低速(布料)、中速(密实)、高速(压实)三阶段调速;
管壁密度由内向外递增,提升抗渗性。
适用管型:高强度排水管、压力管道(DN300~DN3000)。
三、悬辊成型法
工艺原理:将钢筋骨架套于旋转辊轴上,辊压外模内壁混凝土混合物,通过辊轴压力(5~15MPa)压实管体。
技术要点:
混凝土需干硬性(坍落度0~30mm);
辊压速度与压力动态匹配,防止钢筋位移。
适用管型:市政排水管(DN600~DN2400主流规格)。
四、挤压成型法
工艺原理:强制推进混凝土混合物通过螺旋挤压头,连续挤出管状结构。
技术要点:
采用半干硬性混凝土,降低成型含水率;
挤压速度恒定(0.8~1.5m/min),保障管径一致性。
适用管型:小口径管(DN300以下)、批量标准化生产。
补充说明:特殊工艺
预应力技术:直径≥2000mm管体采用先张法预应力钢筋(张拉力≥0.7fptk),提升抗裂性。
现场简易成型:少量需求时可用木模/钢模人工浇筑,但强度与耐久性较低。
工艺选择依据:
管径尺寸(小口径选挤压/离心,大口径选振动/悬辊);
抗压要求(离心法管壁密度最高);
生产效率(挤压法连续作业最快)。
成型后需配合蒸汽养护(60~80℃恒温12h)或自然养护(≥7天)完成强度发展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
